从”葡萄爱马仕”到价格腰斩
曾几什么时候,阳光玫瑰葡萄被誉为”葡萄中的爱马仕”,动辄上百元一斤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然而今年,这款网红水果却遭遇了价格”滑铁卢”——多地市场出现9.9元/斤的低价,却依然被消费者吐槽”太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记者调查,阳光玫瑰的价格下跌与产量激增有直接关系。过去几年,看到高利润的果农纷纷改种阳光玫瑰,导致市场供应量暴增。一位种植户坦言:”前年还能卖到30多元一斤,今年批发价都跌到5块了。”但令人意外的是,即便价格跌至个位数,消费者的购买热诚依然不高。
甜蜜素谣言与质量下降成主因
“甜到发齁,完全吃不出葡萄香味”,这是不少消费者给阳光玫瑰打差评的主要缘故。在电商平台上,类似评价屡见不鲜。更有甚者,认为这种不天然的甜味来自”甜蜜素”等添加剂。
对此,农业专家王强明确表示:”阳光玫瑰本身的品种特性就是高甜度,根本不需要添加甜蜜素。”他解释,规范的种植经过中使用的农药,经过足够长的间隔期和天然降解,不会对健壮造成影响。但网络谣言的传播,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阳光玫瑰的信赖。
与此同时,部分果农为追求产量提前采摘,导致果实质量参差不齐。”有些阳光玫瑰确实只有甜味没有香味,这其实是没到成熟期就采摘的结局。”一位水果批发商透露。
种植户陷入两难困境
面对市场遇冷,不少种植户开始考虑转型。”去年就有同行改种蓝莓了,今年可能更多人退出。”一位坚持种植阳光玫瑰的果农无奈地说。但她也抱有希望:”等种的人少了,价格或许能回升。”
这种观望态度反映了许多种植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搭建的种植设施难以转作他用;另一方面,继续坚持又面临亏损风险。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两年阳光玫瑰可能会经历一轮”洗牌”,质量不过关的种植户将被淘汰出局。
质量回归才是出路
阳光玫瑰从神坛跌落的故事,给农产品市场上了生动一课:单纯追求产量和短期利益,最终只会伤害整个产业。
对消费者来说,9.9元一斤的阳光玫瑰是否值得买?关键要看质量。选购时可以注意下面内容几点:果实呈黄绿色而非全绿色,表皮有天然光泽,果粒紧实不软塌,闻起来有淡淡玫瑰香气。这样的阳光玫瑰,即便价格稍高,也能物有所值。
对种植户而言,与其打价格战,不如回归质量初心。只有种出真正好吃的阳光玫瑰,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毕竟,在这个注重质量的时代,便宜从来不是唯一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