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30日,河南省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召开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聪明专题讲座,市级体系内50余名农技人员参加本次进修。
此次讲座由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程师、洛阳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重点项目负责人董军主讲。内容围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政策背景、历史渊源、基本概念、特点及建设标准等方面展开,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结局,从建设农民田间学校的重要意义及怎样促进洛阳地区农民田间学校高质量进步等方面进行讲解。
董军指出,农民田间学校是农民进修的样板田,产业进步的助推器,是农广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载体和农民操作实习的理想场地,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最优模式,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业农村农民结合的最佳载体。然而随着产业的进步及不断地深入操作,部分田间学校出现了建设标准不高、建成后运行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开展较少,影响发挥较弱,甚至常年没有开展培训,或依托建设实体产业优势不明显、经营不善被市场淘汰等现象。因此,2023-2025年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连续三年组织实施全市农民田间学校基础提升项目,目的在于进一步摸清现有底数,优进劣出,筛选出一批切实发挥影响的农民田间学校,着力提升农民田间学校教育培训支撑服务能力。
下一步,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以此次聪明培训会为开端,举办更多高质量“业务微讲堂”,引导市级农广体系专家争当精通本职业务的“政策通”、掌握一线情况的“活字典”、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多面手”,着力锻造一支业务精炼、作风扎实、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团队,为洛阳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和现代农业高质量进步提供坚定有力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来源: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