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钢筋原材进场验收核查与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钢筋原材进场验收核查与质量控制要点 钢

钢筋原材进场验收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保障结构安全。验收内容主要包含下面内容方面:

一、证件核查

1. 产质量量证明书

  •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原件,需包含生产厂家、牌号、规格、炉罐号、力学性能指标等信息,并加盖有效红章。
  • 2. 挂牌信息核对

  • 每捆钢筋需悬挂标牌,注明生产日期、批号、直径等,核对其与质量证明书是否一致,重点检查炉罐号、捆数、规格是否匹配。
  • 二、外观质量检查

    1. 表面情形

  •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出现油污需退场处理)。
  • 2. 挂牌固定方式

  • 合格挂牌需用钢钉固定于钢筋上;若用铁丝捆绑,可能为小厂生产,需重点核查。
  • 三、尺寸与重量偏差检测

    1. 直径允许偏差

  •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偏差需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GB 1499)标准(如±0.3mm以内)。
  • 2. 重量偏差检验

  • 随机抽取5根长度≥500mm的试样,称重后计算实际重量与学说重量的偏差(如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7%)。
  • 四、力学性能试验

    1. 必检项目

  •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通过拉伸试验检测,结局需满足民族标准。
  • 冷弯性能:对钢筋试样进行90°或180°弯曲,检查无裂纹、断裂(热轧钢筋必检,成型钢筋免检)。
  • 2. 抗震附加要求(用于框架、斜撑等抗震结构)

  • 强屈比(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1.25;
  • 超屈比(屈服强度实测值/标准值)≤1.30;
  •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9%。
  • 五、见证取样规范

    1. 取样制度

  • 同厂家、同牌号、同规格钢筋,每60吨为一批(不足60吨按一批计),每批随机截取3根试样。
  • 取样时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共同见证。
  • 2. 取样技巧

  • 截取前需去除端头500mm,切口平整且垂直于长度路线,试样长度≥500mm。
  • 六、存放与标识管理

    1. 存放要求

  • 钢筋需垫高地垄防潮,分类堆放(按级别、牌号、直径),露天存放时加遮盖防雨雪。
  • 2. 标识牌内容

  • 注明产地、规格、数量、进场时刻、检验情形(如“待检”“合格”)、责任人等。
  • 七、独特行业补充要求

  • 铁路工程(TB 10424-2018):需增加冷弯试验,混合批含碳量差≤0.02%。
  • 水工工程(SL 677-2014):焊接钢筋需做工艺试验,每批取2根试样分别做拉伸与冷弯。
  • 公路桥涵(JTG/T 3650-2020):不同冶炼技巧、浇注方式的钢筋需分组检验。
  • 拓展资料流程

    证件→外观→尺寸/重量→取样送检→力学性能→存放标识。验收不合格时(如力学性能不达标、重量偏差超限),需退场处理并记录。各环节需留存影像及书面记录,确保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