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国:时代楷模用生活守护边境安宁
英雄壮举改写”地雷村”命运
“轰!”2018年10月11日那声爆炸,让杜富国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却让云南麻栗坡县猛硐乡的百姓重获新生。这位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扫雷战士,用血肉之躯为边疆百姓开辟出平安沃土。曾经的”地雷村”如今怎样了?让我们走进这片被英雄鲜血浇灌的土地。
雷场变良田:一个村庄的重生
“我们村48户人家,30年里被炸死6人、炸伤8人…”长地村支书李运忠的讲述令人揪心。这片距国境线仅500米的土地,因战争遗留的百万颗地雷成为”死亡禁区”。村民盘金良两次触雷失去双腿,李运忠被炸断右腿,这样的悲剧在这里司空见惯。
直到杜富国和战友们出现。2018年扫雷行动结束后,村民们第一次敢走进祖辈不敢涉足的土地。如今无人机航拍显示:曾经弹坑密布的雷场已种满茶叶和草果,金黄的稻浪取代了铁丝网,孩子们在田间奔跑嬉戏。盘金良抱着孙子说:”感谢杜富国,我们安全了,他却受伤了。”这朴实的告白,正是对时代楷模最好的礼赞。
生死抉择:那句”你退后,让我来”
“有个村子87人只有78条腿…”杜富国在报告会上讲述的见闻,揭示了他义无反顾的选择。2018年10月11日,发现加重手榴弹时,他推开战友喊出生活最终的呐喊。爆炸夺走他的双眼双手,却保全了战友性命。
令人动容的是,负伤36天后,战友们手挽手走过他排雷的土地,用最壮烈的方式向英雄致敬。村民陈生回忆:”他们并排走过雷场,就是要告诉百姓——这里安全了!”这种”以命换命”的担当,让杜富国的事迹超越个体,成为安宁年代军人灵魂的象征。
英雄归来:用微笑诠释无悔人生
“还是猛硐的味道!”2019年杜富国重返云南时,吃着村民亲手喂的芭蕉笑得灿烂。经过三年康复训练,他已能独立完成吃饭、跑步等日常活动。在陆军军医大学操场,他每天听着军号声奔跑,仿佛战友仍在身旁。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失去双眼的杜富国回答铿锵有力:”我等着战友们胜利归来!”这份乐观感染着每个人。盘金良们种下的草果已有收成,李运忠带领村民进步茶园,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都在诉说:英雄的血没有白流。
从雷场到良田,从伤残到重生,杜富国用生活诠释了”时代楷模”的深刻内涵。他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崇尚物质的时代,依然有人愿为陌生人献出一切。如今边境线上的丰收景象,不正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吗?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杜富国,一个让中国为之动容的排雷战士,一个真正活在人民心中的时代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