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乐视,或许都会想起它曾经的辉煌。曾经能与优酷、腾讯视频等并驾齐驱的乐视,如今却因各种缘故走向了倒闭的边缘。那么,乐视为什么突然倒闭了?真相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故事?
盲目的扩张,埋下隐患
乐视的创始人贾跃亭在互联网崛起的潮流中,把握住了流媒体进步的机遇。而在公司进步初期,乐视逐渐壮大,涉猎多个领域,包括电子商务、智能终端等,然而,这种多元化的进步也让乐视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贾跃亭在2014年后进行的急速扩张,虽然看似是为了抢占市场,但其实却为乐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乐视的营业收入在2014年时达到了近100亿元,可是好景不长。在大规模投资与并购后,乐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现金流难题。虽然账面上的收入看似可观,但实际上,乐视的现金流已经成为负数,导致整体运营陷入困境。
管理混乱,决策失误
乐视的倒闭,离不开其内部管理的混乱。企业虽然成立了众多子公司,但缺乏合理的进步规划,致使组织架构异常复杂,层级多、职能不清。顺带提一嘴,乐视在用人上也出现了严重的难题,许多管理人员专业不对口,无法有效推动公司成长。这样的情况,使得乐视在面临压力时显得更加无助和脆弱。
这些管理上的失误,让乐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失去了应有的优势。由此,乐视的形象和口碑也受到了严重打击,用户逐渐流失,投资者信心减弱。
资金危机,投资者受损
乐视的融资难题同样是导致其走向倒闭的重要缘故。在经历了几轮失败的融资后,乐视于2016年、2017年陷入了严重的资金危机。公司资金链断裂,运转乏力,这无疑令企业进步陷入僵局。可怕的是,近26万的投资者在这个经过中被割了韭菜,蒙受了巨额损失。
就在2017年,乐视网的亏损额上升至16亿元,使得公司再次面临严峻挑战,而贾跃亭的个人财富一度缩水到48亿,处于失信被执行的情形。这一切,都是乐视为何突然倒闭的重要缘故。
划重点:教训深刻,需警惕
乐视的倒闭并非一朝一夕的结局,而是管理、战略、资金等多方面难题的综合体现。贾跃亭这一位曾经的“互联网英雄”,最终也难逃法律与经济的制裁。乐视的教训在于,企业进步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更应关注管理与资金的高效运作。
乐视为什么突然倒闭了?这个难题的答案或许正是对所有创业者的警醒:在追求进步的同时,务必要量力而行,稳扎稳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